<acronym id="dqw4w"></acronym>

    1. <p id="dqw4w"></p>
    2. <td id="dqw4w"></td>
        ?
         首  頁  總攬  寫作  煤市分析  政策法規  技術論文  礦山安全  事故案例  煤價行情  在線投稿  | 華北站  西北站  華中站  東北站  

        俄烏局勢迎來變數,印巴對俄“雪中送炭”,普京給莫迪送“厚禮”

        煤炭資訊網 2022/12/1 20:22:35    天下事

        常言道,患難見真情,落難見人心,錦上添花很容易,雪中送炭卻很難。

        正當俄烏沖突持續升級,美西方再次“抱團”對俄羅斯施壓并持續對俄烏局勢煽風點火,令俄羅斯倍感壓力之際,印度、巴基斯坦、哈薩克斯坦等國相繼對俄羅斯伸出了援手。

        主要3個體現吧。


        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與俄羅斯總統普京

        一,俄哈烏三國將建立“天然氣聯盟”,俄能源出口版圖迎來新希望。

        日前,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出訪莫斯科與普京會晤期間,二人討論了建立有烏茲別克斯坦參與的“三方天然氣聯盟”項目,以協調俄天然氣運輸時的行動。

        11月30日,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,目前俄哈烏三方對于組建“天然氣聯盟”的意向很積極,并稱普京的想法是在第一階段建立協調機制,隨后分析項目的可行性與技術問題,最終落實該項目,并強調該項目最終成功與否,需要俄哈烏三方一致努力。

        1日,俄副總理諾瓦克也表示,俄哈烏實際上擁有統一的天然氣運輸系統,并認為“三方天然氣聯盟”一旦建立,將擁有巨大的互相合作潛力,包括天然氣供應、加工以及向其他地區和國家出口等方面。

        很顯然,俄方這次提出的“三方天然氣聯盟”構想,讓人不由聯想到前不久,普京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提議的,在土建立天然氣樞紐一事。



        按照當時俄方的想法,若在土耳其成功建立天然氣樞紐,那么俄方不僅能將大部分屬于“北溪”管道的天然氣份額轉移到土耳其,還能通過土耳其向歐洲國家和敘利亞、伊拉克等中東國家出口天然氣。

        屆時,土耳其不僅能收取一筆天然氣過境費,還能通過對天然氣進行加工,向其他國家出口液化天然氣,從而獲得更多收益,實現俄土兩國的雙贏。

        同理,一旦俄哈烏建立“三方天然氣聯盟”,那么俄羅斯就能通過該聯盟,向巴基斯坦、印度等亞洲國家加大出口天然氣,而哈烏同樣能在這樣的框架下,與土耳其一樣獲益,實現多方“共贏”。

        此外,從俄方先后提議在土耳其建立天然氣樞紐、組建俄哈烏天然氣聯盟來看,俄方不僅是在重新繪制能源出口版圖,還正如克里姆林宮此前所說的那樣——俄能源出口的重心正逐漸轉向亞洲。

        而這樣的轉變背后,有3個觀察點不容忽視。



        1,美西方對俄羅斯的大規模制裁,是迫使普京不得不做出改變的關鍵。

        例如,從12月開始,歐盟就將禁止進口俄原油,明年2月之后,歐盟就將停止進口俄任何石油產品。而在這之后,就是對俄天然氣動手。按照這樣的趨勢,俄能源出口歐洲注定將很難回到俄烏沖突之前。

        此外,美英法德為首的G7集團如今還在準備對俄石油采取“限價”措施,并且接下來同樣準備了針對俄天然氣的“限價令”。

        因此,結合種種因素來看,普京在俄能源出口上做出戰略性的改變,顯然成了一種必然。

        2,俄羅斯通往歐洲的天然氣管道一再被炸,也是迫使普京不得不另辟蹊徑的關鍵。

        今年9月下旬,俄“北溪1”和“北溪2”管道雙雙被炸,陷入癱瘓,至今都沒抓到幕后黑手,而該管道由于受損嚴重,每個一年半載是修不好的。

        并且,就在11月28日,俄安全局破獲了一起準備對俄“南溪”天然氣管道實施打擊的破壞行動,而該國也是俄羅斯通往歐洲、土耳其的重要管道,一旦被炸毀,那么俄能源運往歐洲會更加艱難,俄土之間的天然氣樞紐項目也很可能泡湯。



        再加上,明槍易躲,暗箭難防,俄方這次阻止了破壞行動,那么下次、下下次呢?俄方能做到每次都及時阻止嗎?

        因此,在俄能源向歐洲的運輸方式已經被“盯上”了的情況下,普京同樣需要做出戰略上的改變。

        3,即便俄“南溪”管道沒被破壞,俄土天然氣樞紐順利落實,該項目也不足以承接俄天然氣出口的“所有重任”。

        畢竟,俄羅斯是全球主要的能源出口大國,土耳其境內的樞紐就算建成了,也無法幫助俄天然氣實現全部出口。并且,從“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”的角度來看,普京很有必要在重繪俄能源出口版圖中,實現出口渠道的多元化。

        因此,在土耳其樞紐項目之后,俄方可能不只是推出“俄哈烏三方天然氣聯盟”,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構想和新項目,且看普京還會如何出招吧。



        二,塞爾維亞拒絕制裁俄羅斯,并再次替俄發聲。

        俄烏沖突發生后,由于塞爾維亞拒絕與西方一道制裁并譴責俄羅斯,一度令塞方飽受西方施壓。

        日前,歐洲議會再次對塞爾維亞發出威脅,稱其只有同意制裁俄羅斯,才能成為歐盟一員。

        對此,塞方再次拒絕制裁俄羅斯,并稱如果今天向西方妥協,那么明天西方就可能變本加厲、施壓塞爾維亞承認科索沃獨立。

        30日,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還表示,目前一些歐洲國家采購天然氣的價格越來越高,已經達到了每1000立方米1800美元,而塞爾維亞采購的大部分天然氣價格為每1000立方米400美元。

        并且,在高價購買天然氣背后,歐洲的能源危機仍舊嚴峻,今年冬天將面臨停電和節約能源等情況。對此,武契奇表示,塞爾維亞在今年冬季能保障自身所需,并稱及時采購俄天然氣讓塞爾維亞免于災難和停電。

        看得出來,塞爾維亞一直拒絕制裁俄羅斯,以及從俄方進口了大量實惠的天然氣,兩件事背后存在一定的聯系,或者可以說是“投桃報李”。


       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

        而如今,歐洲顯然正在因為制裁俄羅斯而遭到不同程度的“反噬”。只能說,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吧,歐洲如今的處境,與當初自己的選擇有著極大關系。

        然而,除了俄塞之間存在“投桃報李”的情況之外,俄與印巴兩國也有類似的關系。

        三,印巴對俄“雪中送炭”,普京給莫迪送去大禮。

        在美西方準備對俄石油實施新一輪制裁之際,巴基斯坦反其道而行之,派出了一個代表團赴俄,商討向俄購買石油一事,并稱希望像印度一樣,從俄手里買到“折扣價”的石油。

        幾乎同時,印度也表示拒絕參與美西方對俄石油的“限價令”,并稱與俄合作符合印度利益,接下來還將繼續進口俄石油。

        要知道,印度今年購買的俄石油已經超過了去年同期的20倍,而俄羅斯也成了印度如今最大的石油供應國。如今印度拒絕參與西方的“限價令”,令美國頗為失望。



        作為“投桃報李”,俄羅斯向印度提出了一份援助清單,希望印度能向俄方提供包括飛機、汽車和火車備件在內的多種商品,多達500多種類目。

        很顯然,若印度能拿下這筆訂單,不僅能從中獲利,還能進一步促進本國的工業發展,同時提升俄印兩國關系。而對俄羅斯來說,也同樣可以打破西方制裁的封鎖,同時鞏固與印度的關系。

        總之還是那句話,制裁是一把雙刃劍,雖然能重創對手,但自己也將付出巨大代價。并且,隨著時代發展,制裁與對抗早已不是國際主題,攜手發展、互利共贏才是國際社會所擁護的。

        可見,在美西方抱團向俄施壓之際,俄羅斯也并非獨自一人,關鍵時刻,還是有不少國家選擇向俄方雪中送炭的。接下來,且看局面會如何發展吧。



        來源:: 半塘資訊      編 輯:徐悉
        ?


        煤炭資訊網
        備案序號:渝ICP備17008517號-1|渝公網安備50010702502224號
        自慰喷白浆,自慰时看得爽的无码黄网站,自慰网,自慰无码

        <acronym id="dqw4w"></acronym>

        1. <p id="dqw4w"></p>
        2. <td id="dqw4w"></td>